10月22日
,国家基本药物目录(基层部分)的零售指导价格正式实施
,涉及药品296种
,2349个具体的剂型规格
,关系3000多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
。与现行零售指导价比
,约45%的品种降价
,平均降幅12%左右
;约49%的品种价格未作调整
;6%的短缺药品价格有所提高
。对于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且价格相对低廉的品种
、中药传统制剂及部分国家规定需较大幅度提高质量标准的品种
,原则上少降或维持现行价格
。
调整后的中成药价格对中药企业有何影响
?中药产业能否在这一轮医改中获得发展机遇
?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多位官员
、专家及企业人士
。
基本药物中药数量可观
优质优价未能体现
今年8月先期公布的《国家基本药物目录(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)》
,307种药品入选
,其中中成药共102个品种,并首次纳入中药饮片
,体现了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
,对此
,业内观点普遍认为
,中药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
。
《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》指出
,国家基本药物政策要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
。按照中西药并重原则
,合理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药品种
,基本药物的供应保障
、价格制定、临床应用
、报销比例要充分考虑中药特点
,鼓励使用中药
。那么在这次统一定价中
,对中药有怎样的扶持
?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刘文武处长参加了有关部门的讨论会
。他表示
,对调价原则进行讨论时
,提出了对不同厂家的同一品种
,希望实行优质优价
。
中国中药协会秘书长王桂华对记者说
,中药的调价比例还未单独统计
,就目前看来
,中药优质优价没得到体现
,但对丸
、散
、膏
、酊等中药传统剂型
,还是本着不降或少降的原则
。
以北京同仁堂的牛黄解毒片为例
,在2007年国家发改委中成药内科用药优质优价最高零售价格表中
,10片(薄膜衣片)每盒是1.1元
,此次统一定价为0.95元
;30片(薄膜衣片)每盒3.2元
,此次统一定价2.7元
;60片(薄膜衣片)每盒6.2元
,此次统一定价5.3元
;蜜丸3g×10丸
,每盒6.5元
,此次统一定价5.6元
。
记者在网上还查到了黑龙江省物价局2008年制定的一药企双黄连颗粒优质优价零售价格为36元(5g×10袋/盒)
,即每袋的价格是3.6元
。新公布的统一定价是每袋1.8元
。另一份河南省发改委2007年底公布的中成药优质优价批复中
,某企业生产的香砂六君丸(浓缩丸
,200粒)为每盒12元
,现统一定价为7.7元;补中益气丸(浓缩丸
,200粒)每盒12元
,现统一定价每瓶8.2元
;保和丸(浓缩丸
,200粒)每盒11元
,现统一定价每瓶6.4元
。以上优质优价品种全部都调低了价格
,且与非优质优价品种没有区别
。
基本药物降价是基调
企业成本压力大
王桂华说
,在对基本药物的研究过程中
,企业普遍认为
,无论是中药还是化药
,经过了20多次的降价
,水分和降价空间已经不大了
,而另一方面制药成本持续上升
。为了保障基本药物的供应和生产以及企业的积极性
,希望降价不再继续
。
对于降价的现实
,王桂华表示
,“对优质优价的企业来说
,如果你的品种不能接受这个统一的定价
,认为不划算
,只能不作为基本药物目录品种而退出
。”
记者采访多位企业人士
,希望了解这次统一定价对中药企业的影响
,但他们多态度谨慎
,不愿过多表态
。特别是上市公司更是不愿谈及造成的损失
,因为他们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影响着股价的波动
。
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
,“就单独品种算账
,企业肯定赔钱
。”他说
,这次降价
,对普药
、老药等毛利很低的品种影响最大
。此外
,不同品种
、销售方式的不同
,影响也不尽相同
,对大型企业更有利些
。
在中国中药协会之前对企业的调研中
,很多企业就表示
,很多普药品种以及一些面世几十年的独家品种
,毛利率很低
,有的品种甚至价格倒挂经营
,价格再降将直接导致该产品亏损
。从而出现有价无市局面
,影响患者用药需求
;同时
,个别企业为了生存可能会牺牲产品品质
,这样患者用药安全将得不到保障
。
另一位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
,“中药成本低是误解
,实际上中药成本很高
。”中药与西药相比
,原料成本相差非常大
。中药原料多为自然资源
,其价格直接受到天气
、劳动力和土地成本
、生长周期甚至粮食价格的影响
。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
,中药生产的单位原料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
,是呈现上升趋势的。此外
,中药的原料还要经过药材提取
、浓缩
、制粒等工艺
,与西药也完全不同
。监管体制越来越严格
,使得生产条件要求越来越高
。因此
,中药的成本上升是刚性的
。
招标采购面临二次降价
担心劣币驱逐良币
数据显示
,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(基层部分)的都是常见病用药
,将覆盖3亿城镇就业人员
、3亿城镇非就业人员和7.2亿农民
。
“总体来讲
,进入目录
,对企业长期发展是有好处的。”一家有着20余个产品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上市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
,医疗保障体系是一个国家保障体系
,中药企业如果不能在国家的医疗保障体系中成为一份子,想长期发展是比较困难的
。
以过去主要在二三级医院销售产品的企业来说
,进入基本药物目录
,就可以销到基层医院
,价格下来了
,但面扩大了
,利润也会更大
。但是
,降价的品种企业将赔钱经营
,对于进入目录品种多的大型中药企业尚可平衡
,但压力仍然很大
。企业如何才能化解降价带来的压力
?
对于记者的疑问
,这位负责人并不讳言
,“这主要得看供应力能不能足够大,如果只是通过降成本的办法
,很难
!老药的成本都普遍高
,药材也在涨
,压力非常大
。”
企业的另一个担忧是
,各省招标采购企业竞争带来的二次降价。根据基本药物目录的要求
,基本药物由省政府网上统一招标采购
。由于各地医院采纳的药品最终由地方政府说了算
,因此极有可能出现地方保护主义
。
王桂华说
,很多企业
,特别是那些优质优价
、规模比较大
、资质好的企业
,更是担心在下一步的招投标中很难中标
,竞争不过中小企业
。在各省的招标采购中
,多数独家品种由于其不可替代性
,可能会有讨价还价的机会
,而对于多数同品种来说
,就只有谁的价格低谁中标了
。
企业也明白
,保证基本药物品种“质高”的有效措施是注重地道药材及药材等级
,但我国药典中并没有对药材产地的规范
,还不能通过现行检验方法区分使用的是地道药材或普通药材
,而两者产品的疗效却有着显著的差异
。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之间的价格一般差距在50%以上
。
把眼光放长远
赔钱只是暂时的
有媒体评论
,对于更多的企业来说,基本药物目录如同鸡肋
,不进
,被排挤在体制之外
,品牌受影响
;进得太多
,利润受影响
,企业研发难以为继
,微薄的售药收入不足以推动“研发-销售-再研发”的良性循环
。
但一位上市公司的负责人
,则把眼光放到了更远
,他对记者说
,赔钱是肯定的
。但作为上市公司
、老国企
,他们注重的是长期价值
,即使是微利
,甚至于持平
、稍微亏损
,他们也愿意优先考虑国家利益
。现在的赔钱是阶段性的
,随着我国经济
、医疗水平的提高
,今后还会有发展的机会
。
更有企业关注的是
,怎样才能有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
。他们认为
,确保中标基本药物在价格降低后疗效不降是关键
。招标采购必须遵循“质量优先
,价格合理”的原则
。对基本用药
,国家应指定原料供应商
,对原料进行限价(包括辅料和包材)
,以保证对最终产品价格起到控制作用
。还应加快中药基本药物质量标准提高工作
,把采用最新质量标准作为厂家提供基本药物的基本要求
,并加强市场的监督抽样检查
。同时
,政府怎样保证医疗单位对基本药物的使用比例也很重要
。